“在著名的江南六小镇之外,我终于又找到一处,也许是更好的。它叫荻港村,在浙江湖州市和孚镇……说‘更好’,是因为荻港村更古朴、更完美、更幽雅,原汁原味,实属难得……荻港村是个绝版。”
——老舍之子舒乙《江南最好的小镇》

荻港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和孚镇,
因河港纵横,荻芦丛生而得名,
自古就有“苕溪渔隐”之称。

悠悠京杭大运河穿村而过,
这个藏在水网交织中的千年古村,
没有乌镇的名气,却多了份原生态的烟火气。
青石板路、斑驳廊棚、摇橹船划过菱香河道,
仿佛闯入一幅水墨画卷。
这里还是“桑基鱼塘”起源地,渔耕文化活化石!

“水巷穿桥过,人家尽枕河”,
狄港像被时光遗忘的旧梦。

走进荻港古村,
嘉庆御赐“玉清赞化”金匾的南苕胜境,
彰显着昔日的辉煌。
31座形态各异的古石桥,
横跨河港,连接着古村的过去与现在。
还有那蜿蜒曲折的石板路,
纵横交错,引领着人们探寻古村的每一处角落。


在荻港,
你可以走进一元茶馆,感受那份古老的韵味。
老式煤饼烧水,垒起的是时间,也是回忆。
对于荻港人来说,
这家茶馆不仅仅是一个喝茶的地方,
它更是荻港文化的载体,是荻港精神的象征。

点上一杯湖桑茶,或是正当季的熏豆茶,
阳光透过天窗洒下,
在茶香与烟火气中,
感受荻港独有的文化魅力。

除此之外,
我们还将带大家前往菰城金盖山轻徒步
读懂湖州,从菰[gū]城开始。
湖州在战国时代被称为“菰城”。
楚国春申君黄歇曾在此筑城,
并因此处多菰草(菰即茭白)而取名“菰城”,
有2300多年历史。

金盖山,又名云巢山,海拔292.6米
因峰势盘旋如华盖而得名
林木幽深,
“金盖二十八景”错落其间。

山腰处,
古梅花观静静伫立。
这座道观历史悠久,
是南朝道教上清派祖师陆修静的隐居地。
1500年的种梅历史,
让这里充满了禅意。

登顶金盖山,
视野瞬间开阔,
清风拂面,将所有的疲惫一扫而空。
极目远眺,远处的下菰城遗址,
静静诉说着往昔的繁华。


亲爱的伙伴们,
周末
如果你刚好有空
就和我们一起相约湖州
打卡荻港百年老茶馆
徒步菰城金盖山
(互助网所有线路接受公司团建或团队出游定制,独立成团,详情请咨询客服)

活动主题:探访1元百年老茶馆,走进荻港旧时光,金盖山轻徒步(上海1天活动)
强度指数:2.5星,古村+轻徒步
活动日期:全年多期,见标题;4月26日;
集合时间:8:20-8:50集合(具体以领队通知为准)
集合地点:2/7/16/18号线“龙阳路”地铁站9号口
3/4号线“虹桥路”地铁站3号口
交通方式:大巴包车往返
就餐安排:午餐在古镇自由探索美食
成行人数:16人以上(低于16人取消或延期)
适合人群:6-65岁之间的大众群体
活动组织:互助旅行
活动交流:出行通知以微信群的‘群公告’为准,报名后如果成行,工作人员会拉入本次活动的微信群(一是方便集中通知,二是方便大家相互交流认识),如活动前一天没有拉群,请及时联系工作人员。
咨询方式 huzhuwang103

活动安排:
8:20 开始在龙阳路9号口集合签到,自由交流。
8:30 准时出发(记得调好闹钟,不要迟到哦!迟到不等,费用不退也不延期)
9:00 虹桥路接人出发出发,领队在车上介绍行程,并组织大家相互认识。
11:30 抵达湖州南浔区的荻港古村,虽经千年,小桥流水,白墙黛瓦的水乡风貌依旧。沿着老街的石板路前行,两旁是斑驳的砖墙和古旧的木门,仿佛能触摸到岁月的痕迹。我们可以参观南苕胜境、非遗陈列馆、演教禅寺等,也可以到访一元茶馆,感受岁月怀旧年代,喝一杯特色桑叶茶。还可以品尝当地特色鱼桑鱼头面、荻港三碗面、陈妈妈家的青团、施家馄饨等当地美食。
14:00 驱车前往菰城村,从这里开始金盖山轻徒步,古道历史悠久,经过吴沈门古码头,当地有 “横铺石板到云巢” 的传说。然后来到古梅花观,接近山顶时,视野越发开阔,能看到远处的湖州城区,然后适时下山。
17:00 集合上车,返回上海市区。
19:30 左右达到上海,大家依依惜别,下次再聚。感谢大家选择参加互助网的周末活动,感谢小伙伴们对互助网的信任和支持!别忘了在群里分享照片,别忘了和其他小伙伴保持交流和联系哦。
(特别说明:以上时间节点仅供参考,实际游玩时间可能会有出入,具体以实际为准)。

活动费用:178元/人
费用包含:
(1)往返大巴包车费,司机费用、过桥过路费、油费、停车费;
(2)领队费、活动组织费、公共物资;
(3)旅行意外伤害保险(若放弃购买保险,无费用退还);
费用不含(需要自理或AA):
(1)就餐:午餐在景区自行探索觅食。
(2)不可抗力导致额外产生的费用请自理。
退款说明:
报名后如果不能参加活动,请在活动开始前24小时提出,活动行平台退款将收取10%手续费。
因为已经根据人数安排好车辆等,活动开始前24小时以内不支持退款或者延期(可找人顶替)。请理解。
活动当天因为迟到而错过车和活动,不支持延期和退款。



